2014/07/23

「法國五月」節目的觀後感

「法國五月」是香港每年五月份的法國文化藝術的重點活動,早前有幸獲得展能團體提供贈票,讓我欣賞了兩場法國藝術節目,很精彩。

卡密爾.波戴爾 - "L'Immédiat" 世界巡迴「新馬劇」,事前沒有看過節目資料,對「新馬劇」毫無頭緒,看過後真的大開眼界。卡密爾.波戴爾毫無疑問是一個鬼才,將雜技、馬戲、默劇、動作共溶一爐,創出了別開生面的「新馬劇」。


台上佈置以家居為主,給觀眾熟悉更易投入,第一幕演員出場,好似沒有骨頭般撐不起身體,無論男女,動作都十分自然,仿似漏氣的氣球,在台上看似輕而易舉,但我們一看就知道這是超高難度的肢體動作。第二幕更是全劇高潮,演員們就在家中衣櫃檯子床上作出泰山式翻騰跳躍,又穿梭遊走暢通無阻,觀眾看得大樂,小朋友更是嘻嘻哈哈笑不停,不敢想像會否在家裡有樣學樣。

台上佈置物品眾多,演員將之堆砌起來,看似雜亂無章,實則有紋有路,只是演出過後,肯定要花功夫執拾一番。「新馬劇」毫無疑問是充滿喜劇感的雜技表演,調子深沉的舞台,呈現了末日世界悲劇感覺,櫃子檯子東歪西倒,莫不令人聯想起地震災難的情景,荒誕之餘,也可反思我們面對現實之中種種混亂,應如何應對。「新馬劇」的笑聲背後,我們不妨思考一下,面對人生的不如意與不安穩,我們是否可以像台上演員泰然處之?

另一齣由地中海尼斯歌劇院芭蕾舞團擔綱的《馬可孛羅》,則充滿了異色情調,馬可孛羅周遊列國,從西方走到東方,最後與忽必烈相遇,他們兩人分別代表著東方與西方,兩方的文化矛盾與融合,都一一呈現出來。

《馬可孛羅》改編自伊他路 · 卡爾維諾原著小說《看不見的城市》(Invisible Cities),故事主要情節以芭蕾舞表達,我未讀過小說,不知道改編與原著有多大出入。對於芭蕾舞門外漢的我說,《馬可孛羅》雖然抽象,但情節約莫可猜到一二。不過到了下半場,馬可索羅與忽必烈的心靈交流,更是抽象難明了。

沒有留言: